|
《广州市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》政策解读发表时间:2023-11-01 14:26 一、文件修订背景 近几年,随着“放管服”改革和营商环境改革的深入推进,要求各地加快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,优化营商环境,构建新发展格局。当前,原《广州市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》(以下简称《办法》)部分条款已不适应国家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以及《优化营商环境条例》《广东省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监管办法》等法律法规,亟需进行修订。 二、主要内容 《办法》总共分为总则、资格审查、招标、评标方法、投标、评标和中标、信用和标后管理、监督管理、附则八章共50条。具体包括: 第一章:总则,共6条,分别对办法的制定目的、依据、适用范围、行政监督职责分工、信用档案和信用记录体系、招标评标方式改革创新、招标责任、招标投标交易场所保障要求及信息公开媒介等方面进行了规定。 第二章:资格审查,共7条,分别对资格审查方式的划分和选择、资格预审施工项目投标人数下限、设置资格条件的规则、资格后审施工项目的相关程序、资格预审项目资格审查结果告知和异议等方面进行了规定。 第三章:招标,共10条,分别对招标公告(资格预审公告)、资格审查文件和招标文件的编制、发布、答疑、澄清和修改、最高投标限价的编制、公布及异议、成本警示价的设立和公布、专业承包工程发包、招标人对主要材料和设备品牌的设置规则、招标条件承诺制度、招标人答复异议及配合进行投诉调查等方面进行了规定。 第四章:评标方法,共9条,分别对货物、监理、全过程工程咨询、施工、设计及工程总承包招标项目适用的评标方法、各种评标方法的设置原则和权重比例构成,以及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等进行了规定。 第五章:投标、评标和中标,共4条,分别对投标人的信用平台信息申报、维护和应用、评标委员会否决投标、投标人澄清和说明、未对评标结果造成实质性影响的违法行为的处理原则等进行了规定。 第六章:信用和标后管理,共6条,分别对信用评价体系的构成、相关企业及个人信用管理、合同订立、履约保证金收取、拒绝投标人参与后续工程投标的相关情形、各方主体履行合同义务和责任等方面进行了规定。 第七章:监督管理,共4条,分别对行政监督部门事中事后监管、投标人提出异议及各方主体配合行政监督、最高投标限价的监管、行政监督部门制止或要求整改的情形等方面进行了规定。 第八章:附则,共4条,分别对行业自律、名词解释、公示期以及办法生效时间进行了规定。 三、其它说明 一是本次办法修订,严格遵守上位法的规定,删除了原办法中关于特殊性工程、招标文件事前备案、合同备案、最高投标限价备案、出具招标失败证明等制定依据已失效的条款;原办法中与最新政策文件要求不符的条款,如预选承包商库、不良行为和不规范行为记录以及管理措施等,也已删除,与上位法保持一致。 二是结合机构改革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以及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改革,按照简政放权和便利高效的原则,对各部门分工、资格审查方式、招投标信息公开、投标保证金收取形式、招标投标信用体系建设、事中事后监管方式等方面进一步修订完善,尽可能方便招标投标当事人,为企业减轻负担,进一步促进招标投标交易活动市场化、规范化。 三是注重制度创新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,监管措施明确,如增加了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项目评标办法的规定,将设计方案应当采用暗标形式的适用范围调整为房屋建筑工程等。 |